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

印刷-800萬有多重? 抱抱過乾癮!


擁抱800萬元的滋味如何?台彩今天開始在全台5300家投注站放置800萬元「體驗鈔」,讓彩迷可以感受擁抱現金的快感,不少民眾都說,就算沒中,過過乾癮也不錯,而這些體驗鈔實在讓人看了愛不釋手,在一些投注站還有人順手牽羊,體驗完後偷走。
印刷




一走進投注站,看見桌上擺著那麼一大疊白花花的現金,肯定馬上心花怒放,這要是我的不知道有多好,不過仔細一看,這一大疊現金是假的,是台彩推出的體驗鈔,八百萬重達十公斤,質感、外觀和真鈔幾乎一模一樣,讓民眾可以過過乾癮。

雖然是體驗鈔,但是乍看之下和真鈔還真是像,還好體驗鈔只有單面印刷,即使流出也很容易被識破,但可能有人愛不釋手,把投注站擺的假鈔都搬走,這樣的體驗鈔擺在投注站,果然也吸引不少民眾上門碰運氣,摸一摸看看手氣會不會變好一點,畢竟摸免錢的LUCKY一下,也許下個幸運兒就是自己。(完整影音新聞請見:http://news.cts.com.tw/cts/life/201009/201009100559650.html)

文章來源: 華視

印刷-7月營收華立7月營收15.1億元 年增率31%


華立企業台灣母公司自結7月營收15.10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31.4%,與6月營收15.49億元相較,微幅減少2.5%;累計今年1至7月營收約102.95億元,年增率56.2%。
印刷




以產業別區分,母公司累計今年1至7月營收貢獻,來自資訊通訊產業(高機能工程塑膠)約佔35%、半導體產業約佔29%、印刷電路板產業約佔13%、綠能光電產業約佔12%、面板產業約佔6%。

華立企業合併營收將在每月20日前公佈,合併營收主體包含華立台灣母公司、大陸、新加坡、及日本子公司等。

文章來源: NOWnews

印刷-7月外銷訂單 史上第4高


(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20日電)受惠於晶圓代工以及印刷電路板接單暢旺,經濟部今天公布 7月外銷訂單金額為 338.3億美元,創下歷史單月第 4高,僅次於今年3 月、4 月與 6月表現,年增率達18.23%。
印刷




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說,8 月進入傳統接單旺季,外銷接單金額表現會比 7月表現好。

由於庫存調整,7 月份各類產品接單都出現下滑情況,只有電子產品一枝獨秀,7月份接單金額達83.55億美元,創下歷史單月次高。

主要接單地區部分,經濟部指出,7月接自中國大陸(含香港)訂單金額為90.66億美元,距離98億美元的接單高點仍有一段距離。

  至於歐洲地區則出現接單下滑情況,7月接單金額只剩下53.18億美元,距離66億美元歷史高點也有一段距離,顯示歐洲地區接單表現並不佳。990820(圖為中央社製作)

文章來源: 中央社

印刷-7月外銷接單338億美元 創歷年單月第四高


7月外銷訂單金額338.3億美元,創歷年單月第4高,而接自大陸訂單有90.7億美元是接單最多地區,另外接自東協訂單有33.4億美元,則續創歷年單月新高。(戴瑞芬報導)
印刷




6月外銷接單是歷年單月次高,接單金額342億美元,才走過景氣的「五」窮「六」絕,7月外銷訂單金額338.3億美元,雖不升反降,但還是歷年單月第4高。

以接單地區來看,接自大陸訂單有90.7億美元,仍是接單最多地區,大陸訂單也以電子產品增幅最多;其次接自美國訂單有74.8億美元,則以資通訊產品增幅較大;歐洲是接單第三位有53.2億美元。此外接自東協六國訂單有33.4億美元,則續創歷年單月新高,其中以機械產品貢獻最大。

經濟部統計處分析,就接單貨品觀察,以電子產品比去年同月增幅20.60%影響最大,晶圓代工、記憶體及印刷電路板等接單,都比去年優異;其次為資訊與通信產品,則因基期偏低所致;而化學品則因原油上漲帶動相關產品價格上揚,要比去年同月增幅36.48%。

累計今年一到七月的外銷接單金額2279.1億美元,要比去年同期多出近六百億美元,增幅35.19%。

文章來源: 中廣

印刷-7月出口239億美元 全年可望創新高


七月份出口表現亮眼!出口值兩百三十九億美元,創金融海嘯以來次高。財政部保守預估,如果下半年出口只比上半年成長百分之六點九,全年出口值仍將超過兩千七百億美元,改寫史上新高。(張雅惠報導)
印刷




財政部公布七月份出口值兩百三十九億美元,創金融海嘯以來的次高,僅次於五月份的兩百五十四點七億美元;合計一到七月的出口值一千五百五十八點二億美元,創歷年同期次高,僅次於九十七年。

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說,過去十年,只有九十年網路泡沫、以及九十七年金融海嘯下半年出口不如上半年,其他八年都是下半年出口優於上半年;如果保守估計今年下半年出口只比上半年成長百分之六點九,全年出口值兩千七百二十九點八億美元,將超越九十七年的兩千五百五十六點三億美元,改寫史上新高記錄,全年出口將呈現兩位數成長。

「過去十年來,下半年出口平均比上半年出口成長百分之九點九,但是,扣除掉九十和九十七年特殊情況,下半年出口平均比上半出口成長百分之十四點三」

主要市場的出口值,七月都比六月增加,對中國香港、對東協六國的出口同時創海嘯以來的單月第三高;對美國出口二十八點八億美元則創海嘯以來單月最高,其中,手機輸出到美國就有四點三億美元,又以宏達電為主要出口大廠。另外,電子產品出口創歷年單月新高,主要增加項目是積體電路、太陽電池、印刷電路板等。

攝影:張雅惠

文章來源: 中廣

北市店面熱 北縣跟著燒-台灣房屋


(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台北28日電)央行管制住宅投資客,市場游資轉往商用不動產,台北市店面交易持續發燒,店面交易熱潮也轉向台北縣。房仲統計,7 月前往台北縣「獵店」族群,有超過 3成是台北市買方。
台灣房屋


永慶房仲表示,永康街老字號「高記」餐廳以新台幣5.2億元賣給台商宋良浩,換算土地每坪584.92萬元,創下永康街商圈土地行情新紀錄。另外,「高記」復興店周邊 4層樓透天店面 8月中也以 2.1億元成交,換算土地單價每坪555.4萬元,店面交易持續發燒。

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(火宣)分析,央行管制住宅投資客,市場游資快速轉往有租金收益的辦公室、店面等商用不動產,7、8月來整棟商辦大樓及精華商圈店面交易異常活絡。

除了台北市店面交易發燒,根據永慶房屋店面事業部統計,以往台北縣店面原本僅有 1到 2成的買主來自台北市,但 7月前往台北縣「獵店」的買方,即超過 3成是台北市買方,而且消費力驚人,所買的大多是台北縣的高總價店面。

永慶房屋研展室協理黃增福分析,在景氣一片看好下,熱門商圈店面直衝高點,熱潮更已擴及到潛力型的店面,「2線好店」接棒的態勢明顯。

黃增福說,台北市店面價格水漲船高,使得投報率萎縮,以台北市中心來說,第 2季投報率僅2.3%,就連市郊也只有2.5%,反觀價格親民的台北縣店面,投報率可上看3.0%。

原本在北市市中心僅能選到2級店面的預算,一轉到北縣,馬上可以選購捷運精華店面,這使得眼尖的北市買方紛紛跨區前往北縣找尋投資標的。

進一步分析成交物件特性和成交客群,7月成交的店面中,有80.3%帶有租約,遠比去年同月的62.4%高出近20個百分點,顯見買方的投資心態十分著重立即的投報,避免閒置。

而買方購買動機,屬於長線投資以及資產配置更也高達60%以上,這也凸顯投資人對於後ECFA(兩岸經濟協議)時代以及陸客「自由行」效應十分看好,預期將帶動長線的經濟發展。990828

文章來源: 中央社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北市中山區店面 傳每坪近500萬-台灣房屋


〔記者簡明葳/台北報導〕位於台北市林森北路與長春路口的苦茶之家舊址,近日貼上斗大的「賀成交」字樣,市場盛傳每坪達493.2萬元,創中山區店面新天價;林森商圈地標級的中美鐘錶,也以高價售出,中山區的三角窗店面,成了近來商仲市場上的熱門話題。
台灣房屋


苦茶之家舊址位於北市中山區新欣大廈1樓的三角窗店面,為合併戶,權狀坪數共計30.41坪,已含騎樓空間15.83坪,3年前屋主求售,讓老店苦茶之家「搬家」到隔壁,引起市場關注。

根據市場傳聞,這處店面7月份已經以1.5億元高價售出,若以權狀坪數換算,每坪單價約493.2萬元,若傳聞屬實,將創下中山區店面新高價。

苦茶之家經營人鄭太太說,當初長期租下三角窗店面,月租金30多萬元,但是3年前屋主開價1.2億元出售,只好就近搬遷到隔壁,使用坪數差不多,租金價差大,店面從大面寬變成長條型,老主顧雖然捧場,難免少了些過路客。

同樣位於林森北路與長春路口,苦茶之家正對面的中美鐘錶林森北路分店,店面也已售出,正在過戶。

欣元商仲總經理焦文華表示,目前中山區店面租金行情每坪8000~1萬2000元,售價合理行情每坪300~400萬元。中美鐘錶林森北路分店權狀坪數50.7坪,成交價約1.5億元,換算每坪單價約300萬元,對於持有20年的中美鐘錶而言,算是逢高獲利了結。

中美鐘錶店面傳出新買家開價1億9800萬元求售,若以月租金40~60萬元計算,投報率約2.42~3.63%。

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員洪暉恒分析,此區並未與中山北路的國際級品牌街廓連貫,若要能夠承受如此高昂的月租金,並適合當地夜生活屬性者,僅有高單價的珠寶、鐘錶等精品得以生存。

不過,雖傳苦茶之家舊址店面售出,卻未見裝修工程進行與店家進駐,且對市場上嗅覺靈敏的高級鐘錶業,卻選擇退出林森商圈。究竟有無投資效益?專家也含蓄表示,還是待投資人審慎評估。

文章來源: 自由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北市中古屋1 年內轉手率 高逾2成-台灣房屋


〔自由時報記者簡明葳/台北報導〕台北市房價近年漲幅迅速,投資客比例龐大,短期買賣賺價差的投機比例再創新高。根據台灣房屋統計,今年台北市中古屋賣方持有1年內轉手比例高達20.6%,較去年上升7.1%,顯示房市投機風盛,投資房地產應謹慎。
台灣房屋


根據台灣房屋統計全台六大都會區賣方持有未滿1年即轉售的比例,全台從去年平均8.8%上升至今年11.6%,增加2.8%。其中台北市較去年成長7.1%,漲幅最大,台北縣則從去年11.8%,上升至今年16.6%,一年增加4.8%。其次為桃園縣從去年7.5%增加至今年9.6%,漲幅第3。

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?表示,投資客比例是房價漲跌的關鍵,比例愈高房價上漲動能愈大,但是相較民國78年至79年股市攀頂,房價飆至歷史新高點,當時投資客短炒交易高達50%,目前台北市20.6%,無立即泡沫疑慮。

中信房屋董事長特助胡佩蘭指出,由於金融海嘯造成基期較低,及政府打房震盪盤整,部分民眾選擇獲利了結,才使得今年短炒型交易比例成長。

胡佩蘭分析,在金融海嘯後,民眾保留現金比例高過於投資房產,直到今年景氣明顯復甦,民眾選擇保值抗跌標的出現逆轉,購置房地產比例已超越貴金屬與現金,不過觀察目前市場狀況,該比例仍處於合理數字。

文章來源: 自由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北市8月建物買賣移轉減2成4 業界:很罕見-台灣房屋


台北市地政處公布八月建物買賣移轉件數為三千八百多件,不但比七月減少兩成四,也是連續第三個月衰退。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「蘇啟榮」指出,第三季通常是房市淡季,買賣移轉件數衰退幅度多在一成以內,很少超過一成五,但上個月北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比七月少了兩成四,這麼大的降幅、近年罕見,可見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已經讓自住買氣呈現觀望。
台灣房屋


至於台灣房屋則分析,北市八月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減少最多的三個區域,分別是松山區、文山區和內湖區,至於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唯一逆勢成長的區域則是中正區,八月的買賣移轉件數、比七月大約成長了百分之八左右。

文章來源: 中廣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北市5月買賣移轉棟數 萬華強強滾-台灣房屋


(中央社記者林沂鋒台北15日電)台北市5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出爐,12個行政區總交易棟數達5979棟,月增8.6%。至於各行政區建物買賣移轉件數,萬華、南港月增55.1%、32.7%表現亮眼,大同區下滑超過4成。
台灣房屋


台北市地政處今天公告5月北市建物買賣移轉棟數,12個行政區總交易棟數達5979棟,較4月5505棟,增加8.6%;若較去年同期4977棟,成長20.1%。另外,5月買賣移轉棟數為今年來單月次高,僅次於1月的6395棟。

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(火宣)表示,房仲簽約至過戶完成通常需1個月作業時間,因此5月買賣移轉棟數,顯示4月買氣,因此推估北市6月買賣移轉棟數受報稅月及股市下跌影響,交易量恐大幅減少。

觀察5月份各行政區建物買賣移轉件數變化,萬華區較4月成長55.1%,為各區最高;成長幅度次高是南港區,較4月增加32.7%。

在市中心方面,信義、大安、中山等高總價地區的交易量都呈現正成長,信義區增加21.9%、大安區增加14.6%、中山區也增加17.6%。

永慶房仲集團研展室協理黃增福分析,萬華區受惠於萬大線確定在今年2月經行政院核定實施,有交通建設題材利多加持,由於預售新成個案價格頻創區域新高,區域內以青年公園周邊中古住宅表現最為看好,此外,西門町一帶的店面產品交易也相當不錯。

邱太(火宣)也認為,萬華區雖然是北市行情偏低的行政區,但萬大線拍板後,預計2011年動工,採中運量系統,加上都更題材炒作,這兩項因素成為萬華區的最大利多題材。

南港區這次交易量也增加32.7%,台灣房屋南港重陽加盟店店長陳玉玲表示,去年是南港房市最好的一年,新成屋去化很多,尤其是5、6月南港題材豐富,除了年底南港站和南港展覽館站將通車,南港高鐵站有望在今年底完工,加上區域內南港輪胎將推出每戶360坪的豪宅,題材不斷也讓南港交易量不斷攀升。

至於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較4月減少的地區,以大同區減少44.6%最多,中正區與松山區分別減少7.8%、1.2% 。

台灣房屋民權加盟店副店長陳南峰表示,大同地區受惠捷運蘆洲支線、新莊線台北段即將通車,行情飆漲直逼僅一路之隔的中山區。因房價相近,原本有意願購買大同區民眾移轉到中山區北側。990615

文章來源: 中央社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投報逾5% 熱錢奔流日本房市-信義房屋


工商時報【記者馬婉珍/台北報導】
信義房屋


日本不動產市場正達歷史新低點,雖房價偏低、但租金仍維持不錯水準,住宅投報率逾5%之高,因此熱錢狂奔日本房市,尤以台幣4,000萬元的豪宅(約日圓1億元以上,日本稱「億宅」)占成交比例5成之多,且以東京的都心五區(中央區、千代田區、港區、新宿區、澀谷區)為主,成為赴日獵屋的火力戰場。

再加上中國富豪崛起,相較於中國打房限制多,前日又無預警升息態勢,而日本仍處於低利環境,房價觸底、正是進場撿便宜的機會,因此房市更具吸引力,包括中國大陸、台灣等亞洲地區投資人,占盡地利之便,現正掀起「赴日置產」的風潮。

據了解,今年熱錢湧入日本房市,客源以科技業、傳產業大老闆居多,紛搶攻東京的都心五區置產,價格帶在日圓6,000萬元至2億元不等(折合台幣2,000多萬元至7,500萬元),富豪買下「億宅」做為第2屋,精華物件視野極佳,甚至可同時看到東京鐵塔及東京天空樹(興建中的觀光電波塔,將取代東京鐵塔成為全球第一高塔)。

也有不少老師或曾經留學日本的上班族,這類中產階級專攻日圓3,000萬元(折合台幣1,100萬元)的套房收租,租金收益率可達5%至6.5%的水準。

今年以來,除了信義房屋開設日本分社,中信房屋、東森房屋也都率領高階主管赴日考察。

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社長林彥宏表示,探詢日本購屋的客戶比例今年明顯增加,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台北房價超越東京,但租金收益率卻遠不如東京。此外,根據日本國稅廳今年7月的調查,日本到今年1月1日為止的平均地價已連續2年下跌,跌幅比前1年擴大2.5個百分點、達8%之多,東京房價更是慘跌1成之深,已觸底的房價,是投資人進場撿便宜的機會。

自6月份信義房屋赴日成立分公司後,業務量明顯增加,原本6位員工陸續擴編至目前13位(日本11位以及台灣2位),預計年底前要增員至近20位員工。

由世邦魏理仕的調查也可發現,今年上半年的亞洲不動產市場以日本最活躍,投資金額達88億美元,占亞洲整體市場投資總額的29%居冠。

業者指出,中國政府打房控管房地產投機行為,加上國內投資趨緩,因此中國富豪積極尋找各種不同海外投資管道,而日本房市低迷,相較於投資台灣的限制多,但日本早在12年前就開放外國人自由取得日本不動產,無數量限制,且稅費負擔也無不同,若需要買車、辦貸款、銀行信用卡等,皆與日本人享受相同待遇,激發亞洲熱錢狂奔日本房市。

文章來源: 中時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打房見效 北市購屋總價少200萬-信義房屋


中國時報【王莫昀/台北報導】
信義房屋


央行祭出選擇性的信用管制後,已出現明顯影響,根據信義房屋統計,7月大台北地區房市交易量,比起6月減少1至2成,台北市的平均成交總價更一下子滑落超過200萬元,明顯看出投資買盤縮手,高總價成交物件減少,自住客成主要買盤。

中信房屋董事長特助胡佩蘭表示,政府壓抑房價的態度確實造成購屋族持續等待降價機會,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的差異再度使得7月分交易陷入膠著情況。

信義房屋統計,受到央行政策影響,高總價物件成交量下滑,而自住客雖有觀望,但仍維持穩定的交易量,大台北地區房市交易量下滑1至2成,不過以自住客為主要市場的桃竹、中南部地區,交易狀況反倒較6月增加,信義房屋在桃竹、台中、高雄地區成交量都有2成以上的成長,顯見央行房市政策對買氣所形成的低氣壓,主要籠罩在台北縣市。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指出,台北市7月平均成交行情,仍維持在每坪48.1萬元,較上月略減0.8萬元,台北縣則為每坪23.7萬元,較6月每坪增加0.4萬元,成交行情並沒有出現大幅的變化。

蘇啟榮分析表示,目前買方短期出現觀望氣氛,總價2、3000萬元以上的投資置產買盤,更是明顯縮手。7月份北市住宅平均成交總價為1501萬元,相較6月份的1733萬元,明顯減少2百多萬。

永慶房屋研展室協理黃增福認為,3、4月的歷史性成交高峰,讓5、6月有意售屋的賣方開價過度樂觀,顯然脫離買方認知。7月的開價雖然還撐在高點,但部分賣方、投資客已察覺買賣態勢轉變,部分中、低總價產品,如套房、國宅、公寓等已開出合理價格,緊抓自住需求買方,成交量穩定。

至於北縣方面原本就以自住為主,每戶平均總價維持在800萬元水準,變動不大。至於新莊、三重地區,或許受到新燕土地高價脫標與新莊副都心的土地熱銷的消息激勵下,7月房市交易量不減反增,而新店地區因為房價水準相對較高,買方出現明顯觀望的氣氛,只是捷運站周邊地段佳,稀有釋出的物件,仍受到買方青睞。

蘇啟榮表示,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之後一個月,的確有急售的屋主,願意調整價格出售,但市場尚未出現全面降價的狀況。接下來就是傳統的鬼月與颱風季節,之後則是928檔期與縣市合併升格的地方首長選舉,房市能否走出盤整格局,第四季才會明朗。

文章來源: 中時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打房衝擊成交量 議價空間加大-信義房屋


〔記者簡明葳/台北報導〕央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後,連續打擊大台北地區成交量。台北市量體連續三個月萎縮,而成交成績較好的台北縣,則因打房影響投資客最愛的預售屋與新成屋銷售量。房仲業者分析,當買氣不如預期,議價空間大,有意購屋的自住客,可趁機進場撿便宜。
信義房屋


根據信義房屋分析台北縣房屋產品成交比重,「預售換約與一年內新成屋」成交比重逐季下滑,預售換約與一年內新成屋成交比重由98年第2季高點10.6%逐季滑落2%,至今僅佔6.8%。

投資型買盤雖然熄火,自住型買氣仍強勁,可視為自住客購屋的「屋齡1~5年新成屋」成交比重則逐季增長。從98年第2季的14%,增加至今年第1季、第2季都佔20%。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表示,央行緊縮房貸條件,影響投資客與換屋族,預售換約產品或剛完工的新成屋,成交佔比也創下98年以來單季新低紀錄。

文章來源: 自由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打房發酵 換屋族縮手 豪宅降價-信義房屋


中國時報【王莫昀/台北報導】
信義房屋


央行6月提出選擇性的信用管制方案,對台北市及台北縣10個縣轄市,第2屋的新購屋貸款進行信用管制,已影響到「先買後賣」換屋客群貸款條件,根據信義房屋統計,大台北地區7月換屋比例,已較4月高檔下降將近8個百分點,達52.3%。

此外,捱不住央行重手打房效應擴大,先前呈現賣方堅持、買方觀望的頂級豪宅買賣方拉踞戰,結果似乎亦見分曉。

永慶豪宅事業部統計,7月豪宅成交單價下滑,為今年來首度降價,顯見賣方已初露敗跡,以往為賣方市場的頂級豪宅,似有轉為買方市場的趨勢。

永慶房屋首席房產顧問葉國華表示,隨著近期交易量不斷萎縮,可以發現目前賣方心態已略有軟化,7月北巿豪宅成交單價為每坪97.5萬,較上月跌1.7%。

信義房屋調查,觀察今年以來各月的首購與換屋客層變化,北市的換屋客層比重,都明顯高於首購客層,6月央行實施選擇性的信用管制後,換屋客層開始減少,其中北市的換屋比重從4月最高的60.3%,5月的59.6%,下降至6月的55%,7月更進一步下滑至52.3%。

台北市首購的比重,則由39.7%,增加至47.7%,首購與換屋比重消長狀況相當明顯。

同樣狀況也發生在台北縣,北縣換屋比重從4月的50.3%,下滑至7月的41.7%,首購則由4月的49.7%增加至7月的58.3%。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分析,原本第三季換屋客層活躍程度就會低一些,央行6月下旬提出選擇性的信用管制措施,想要先買後賣的換屋族,貸款更是受到影響,加上這一年半以來,大台北地區房價有一定的漲幅,沒有急迫購屋需求的換屋客層,易心生觀望,因而延後購屋決策。

文章來源: 中時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打房發酵 6月中古屋交易量減13%-信義房屋


中國時報【張舒婷/台北報導】
信義房屋


受央行打房影響,6月房市買氣下滑!據統計,6月房市成交量約比5月衰退13%,其中又以台北市「傷勢」最重,量體縮減近18%。信義房屋的資料更顯示,台北市總價3千萬元以上的物件,成交量下滑將近4成,是「縮水」最明顯的產品。信義房屋預估,暑假旅遊旺季、農曆鬼月將至,近期短線房價將呈現「量縮價平」格局。

中信房屋的內部成交資料顯示,6月份中古屋交易量縮幅達13%,其中以房價最高的台北市量體下滑17.68%最明顯,其次為台中市,跌幅達10.1%,台北縣縮減9.27%。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經理蘇啟榮進一步指出,台北市總價3千萬元以內的產品,6月成交量與5月相去不遠,顯見自住的需求仍然穩定,但總價3千萬元以上的物件,成交量明顯下滑,一來是因為屋主開價高,另一方面也受到央行政策限制。

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表示,央行出手後,不少原本打算購屋的民眾都臨時打了退堂鼓,大台北地區尤其明顯,但台北以外地區表現則相對穩健,桃、竹、台南等地區的買氣甚至優於5月。

住商不動產桃竹苗區副理錢思明也表示,景氣回春後,科技新貴有餘裕買屋,加上央行對桃竹地區並未限制,故當地買氣不受影響。

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表示,台灣南北房價落高達5倍,台北豪宅1坪200萬元,高雄美術館區豪宅一坪僅需40萬元,故央行這次針對性措施,主要是抑制投機客,特別短期操作者,再者近年來此現象集中於大台北區,故限定北市及北縣十縣轄市,整體來看,對房市的長期發展是正面影響居多。

文章來源: 中時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