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

建安省政府 創新節能教育


【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】「人人都可當『省』長」台北市建安國小3年前自創「建安省政府」。建安國小主任陳振威解釋,省政府轄下有省水廳、省電廳、省廢廳、省聯社、省新聞處,由6年級學生票選產生廳長。「廳長」帶領學弟妹執行校園節源任務,更換省電燈管、水龍頭、抄電表、製作廚餘堆肥,全校老師、工友皆需認領單位,負責協助任務;校長則承負「省主席」一職。

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與教育局合作舉辦「台灣能源教育高峰論壇」邀請能源綠色學校,分享培育環保小尖兵的創意教學經驗。

曾獲選雜誌「15位台灣環境英雄」環境英雄獎的建安國小,全校總動員落實節源。陳振威說,扣除老師和同學準備教材時間,訂定上課前3分鐘不開燈規則。時間一到,每班「燈長」負責開關電源。學校發行「綠元券」,讓師生進行「碳交易」,每名學生每日平均垃圾量僅10克,垃圾量超出的班級,須將「綠元券」送給垃圾量較少的班級。平常校方以「綠元券」獎勵表現優異同學,擁有綠元券能到玩具圖書館,兌換二手玩具或文具。

陳振威說,除非貴賓光臨,否則不開冷氣,將教室屋頂翻修成綠色屋頂-「水撲滿」,不但散熱,還可用雨水沖馬桶。他說,不少家長反映小孩轉變很多,以前習慣差的孩子,變成了「雞婆」叮嚀家人不浪費的環保小尖兵,學會獨立自主,更懂得體貼地球。

另一所綠色小學-台中市惠文國小是擁有7千多人的大型學校,校長施孜姿苦笑,學校可觀的用電量,年年都被台電開罰,每次罰款20萬,所以不得不節能。

作法包括教室全面裝電表,每班培訓「節度使」,協助能源管理及校園綠美化;自然老師創立「綠拇指社」,募集愛心家長受訓,將節能減碳概念推廣到社區。

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主任陳楊文指出,全球能源短缺,台灣必須為環境衝擊作好準備。陳振威說,這些學校的成功案例,會持續發揮「蝴蝶效應」,培養更多「綠領族」,讓下一代擁有能源管理知識及應變能力。

文章來源: 台灣立報

推薦網站: http://titp20.webseo-seo.com/news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