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合負債,軍人公教貸款,裕融企業,和潤企業,利潤試算,二胎房貸,第一銀行,華南銀行,彰化銀行,渣打銀行,中國信託,三商銀行,銀行貸款,中古車貸款,信用卡,卡債代償,創業貸款,免財力免保人,金融紓困,達康貸款,OK忠訓BANK,快速捷,小額信貸,理財,房貸,車貸,青年創業貸款,企業貸款,個人信用貸款,現金卡,整合負債,軍人公教貸款,裕融企業,和潤企業,利潤試算,二胎房貸,第一銀行,華南銀行,彰化銀行,渣打銀行,中國信託,三商銀行,銀行貸款,中古車貸款,信用卡,卡債代償,大眾銀行個人信用貸款,免財力免保人,金融紓困,台灣當舖論壇,當舖,當鋪,貸款
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
當心電腦被網站植入追蹤檔案
(中央社台北31日電)「華爾街日報」(Wall StreetJournal)調查發現,美國最大的一些網站會在瀏覽者的電腦內安裝侵入式的追蹤新技術,有時還會同時動用100多種追蹤工具。
對於所受管理不多的新興資料蒐集業者而言,此類追蹤檔案為其主要優勢所在。這些業者實際上為網際網路建立了商業新模式,即透過密集監視上網者,來即時出售相關的興趣和活動資料。
比如住在美國田納西州納希維爾(Nashville)的海斯─比蒂(Ashley Hayes─Beaty)小姐電腦中有個小檔案,會協助業者蒐集她的個人詳細資料以供拍賣,且價格便宜。
這個檔案是由單一碼組成,即4c812db292272995e5416a323e79bd37,藉此可秘密辨認她的年紀和住址。
華爾街日報的研究顯示出,網路使用者為廣泛享用網際網路特有的資訊和服務,而須以個人資料作為交換到何種程度。
為將業者的追蹤範圍和技術量化,該報針對全美50個最受歡迎的網站,逐一測量其安裝在瀏覽者電腦上的cookies和beacons等網路信標程式的數量和能力。這50個網站總計占全美網頁瀏覽量的大約40%。
結果發現,這些網站在1部研究用的測試電腦上總共安裝了3180個追蹤檔案,只有維基百科網站(Wikipedia.org)沒有採取安裝動作。至於IAC/InterActive Corp.公司的Dictionary.com、Comcast公司的Comcast.net以及微軟公司(Microsoft)的MSN.com 等12個網站,各自在測試期間安裝了100個以上的追蹤工具。
谷歌(Google)、微軟和網路流量偵測機構Quantcast都表示,他們不會追蹤個別測覽者的姓名,而且提供上網者將自己由追蹤網路中除名的辦法。至於Comcast、微軟和Dictionary.com則表示,他們在隱私權維護辦法中會言明,他們有追蹤作法,並稱不會追蹤瀏覽者姓名。
華爾街日報發現,相關技術日益具有侵入性,有些追蹤檔案能記錄電腦使用者的網上鍵入動作,然後將內文傳輸給資料蒐集公司,以分析其內容、語氣和社會關係線索。另一些追蹤檔案能將電腦使用者已經刪除的追蹤檔案救回。(譯者:中央社張佑之)990731
文章來源: 中央社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